近日,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第16期分党校培训班在南岸校区20216教室与科学城校区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基地同步启动。本次培训时间为9月22日-9月26日,为期5天,以理论教学、专题讨论、实践研学相结合的多元化形式,系统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引领,为其成长为合格党员储备力量。
理论铸魂:深耕思想沃土,明晰使命方向
理论教学作为培训核心环节,由多位教师精准授课,为学员搭建起系统的思想理论框架。
9月22日、24日,信息学院副院长张廷萍老师以“时代正可为,青年当可为”为题主讲理论课。课程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寄语,深入剖析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系统阐释青年思想引领路径、青年工作方法论及青年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内在逻辑。张廷萍老师带领学员回溯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青年视为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以百年实践印证“时代正可为,青年当可为”的深刻内涵。她还讲述了黄文秀、陈祥榕、庞众望等新时代青年楷模的事迹,以他们“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赤诚初心,激励学员牢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9月22日、23日,信息学院纪委书记郑廷友老师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执行、忠诚维护新党章”开展授课。他首先对党的二十大概况进行系统解读,从大会召开的时代背景切入,详细阐释大会确立的中心任务,帮助学员全面把握会议精神实质。郑廷友老师特别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与政治灵魂,嘱咐全体学员务必将这一根本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9月23日、24日,信息学院党务干事胡小容老师聚焦“大学生入党程序与要求”展开专题讲解。她以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流程为脉络,逐一梳理从提交入党申请,到推荐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再到确定发展对象,以及接收预备党员的全流程;同时详细说明预备党员经继续考察、提交转正申请、上级党委审批及材料归档的转正环节,为学员清晰勾勒入党路径。


研讨凝心:深化爱国认知,凝聚行动自觉
9月25日,专题讨论环节在陶龙老师、苏琴老师的共同主持下举行。学员们围绕“如何理解爱国,你是如何爱国的?”这一核心议题踊跃发言,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学习实践分享对爱国内涵的思考与感悟,现场交流氛围热烈浓厚。通过思想的碰撞与交融,学员们进一步深化了对爱国精神的理解,更坚定了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情怀的信念。


实践铸魂:传承红色基因,融入精神血脉
9月26日,郑廷友老师和陈怡我老师带领入党积极分子赴南岸校区“两路”精神育人园开展主题研学活动。该育人园以丰富载体生动再现川藏、青藏公路的修建历程及“两路”精神的孕育过程。研学中,特别邀请到“两路”精神银发宣讲团团长、信息学院老领导邓家钦老师现场讲授“精神党课”,深入阐释“两路”精神与学校校训的内在契合点,解读学校特色育人理念,并寄语学子将“两路”精神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此次分党校培训通过“理论+研讨+实践”的立体化培育模式,既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夯实了党的理论基础、厘清了入党流程规范,又进一步凝聚了爱国力量、传承了红色精神。培训为学员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主动担当新时代青年使命筑牢了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