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各系开展“传统专业转型升级”主题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8日 17:18 作者:教学办 审核:张廷萍 校对:叶媛 来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浏览次数:

近日,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系、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系于5月16日同步举行“传统专业转型升级”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和教育部“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要求为指导,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与适应行业变革需求,聚焦2026版本科培养方案制定,深入探讨传统工科专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一、聚焦需求,重塑课程体系

各系分析当前各专业的社会需求,全体老师积极参与讨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系活动中,梁宗保老师深入剖析了国家战略与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系教师共同梳理了现有课程体系与产业人才能力需求的匹配度,重点研讨如何构建精准的“专业知识图谱”与“能力图谱”,并明确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重构课程内容,融入新兴技术模块。电子信息工程系全体教师集中分析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空间,探讨了知识图谱与能力图谱的构建方法,旨在系统性重塑课程体系,确保培养方案紧密对接产业前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深入剖析了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改进路径与方法,为2026版培养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

二、探索路径,推动融合发展

各系积极探索“传统专业+新兴技术”与“专业群+产业链”的融合创新模式,明确了“专业群+产业链”的具体融合方式,如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电子信息工程系重点探讨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兴技术”及“电信专业群+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路径。

三、强化师资,筑牢转型根基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是各系共识,提出专项“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并制定了系统的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方案。各系热烈探讨了如何加强“双师型”团队建设,以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与学科前沿洞察力,为转型提供坚实师资保障。

本次多院系协同教研活动,体现了我院对传统工科专业主动适应时代变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重视。通过深入研讨,各系进一步厘清了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关键任务,在课程体系重构、产教深度融合及师资队伍优化等方面形成了具体行动计划,为加速推进新工科建设、培养符合产业未来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扎实基础。

关闭